我國現(xiàn)代金銀紀念幣自1979年開始發(fā)行以來,其立項、設計、生產和營銷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精品疊出,不斷地滿足了國內外錢幣愛好者的收藏需求,并獲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但是,由于我國發(fā)行現(xiàn)代金銀紀念幣的時間較短,缺乏成熟的歷史經驗,因此在具體的發(fā)售過程中出現(xiàn)過金銀紀念幣面額、成色等要素不統(tǒng)一、不規(guī)范的情況。尤其是金幣面額與黃金原值、幣的發(fā)售價之間差異過大的問題,隨著近年來國際金銀價格的劇烈波動和匯率的頻繁變化,日益引起社會有關人士的關注。為能形成共識,便于社會公眾理解,中國人民銀行計劃從2001年開始對金幣的面額進行小幅調整,以使金幣的面額相對體現(xiàn)黃金原值,進一步理順我國金幣面額與原值、發(fā)售價的關系。
一、我國現(xiàn)行金銀紀念幣面額制定的依據(jù)
世界知名的金銀幣發(fā)行國,如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奧地利、英國等,一般以1盎司 金銀幣的面額作為基礎值,再依據(jù)金銀幣重量按比例增減面額。例如,澳大利亞1盎司袋鼠金幣面額為100澳元(約合50美元),1/2盎司為50澳元;美國1盎司鷹揚金幣面額為50美元,1/10盎司為5美元。這些國家金銀幣面額一旦確定,一般很少更改。至于上述國家金銀幣面額基礎值確定的最初依據(jù),尚無權威的解釋,一般認為是歷史形成的慣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 ,目前上述國家的金銀幣面額要遠遠低于所含金銀的價值,也沒有國家表示要按照金銀市價標明面額。我國現(xiàn)代金銀紀念幣在發(fā)行之初,面額的制定一方面綜合考慮了金銀紀念幣面額的象征性、國際金價、匯率和法償義務等因素,另一方面參照了國際上歐美一些國家的做法,即以80年代初國際上1盎司金幣標示面額50美為基礎值,再按當時人民幣與美元匯率比值(約為1∶2)算出1盎司金幣面額為100元人民幣,其他規(guī)格的金幣面額則按重量比例增減。銀幣則以5美元作為1盎司面額的基礎值。比如,1982年,美國發(fā)行的1盎司鷹揚金幣面額為50美元,我國1盎司熊貓金幣的面額為100元,1/10盎司面值為10元。參照國際慣例,并考慮法償風險等因素,截至目前,我國對相同規(guī)格的金銀幣面額基本未作調整。
二、金銀紀念幣原值、面值(即面額)及發(fā)售價格之間存在差異的歷史演變
金銀幣原值指的是幣所含金銀的本身價值。古代金銀幣多為稱量貨幣,幣值等于金銀重量價值。金銀幣面值是指幣面上標明的"幣"的價值,是"幣"的典型標志。隨著歷史發(fā)展,稱量貨幣過渡為金屬鑄幣,金銀幣原值與面值逐步分離,鑄幣機構享有鑄幣稅(即面值與原值之差)。
到20世紀30年代,金幣逐步退出流通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銀幣又逐步退出流通領域。目前世界絕大多數(shù)國家部分鑄造的金銀幣已不再執(zhí)行流通功能,而演變成紀念幣和投資幣,用來收藏和投資。此時其原值與面值已大大分離,金銀紀念幣的面值僅是表明其為"幣"的名義,與原值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而投資性的金銀幣只是一種"幣"形貴金屬儲藏與交易手段,其面值只具備象征意義,少數(shù)國家則根本不標面值,只標貴金屬成色及重量。例如,美國 1996年發(fā)行的面值標為5美元的亞特蘭大奧運會紀念金幣(含金0.242盎司,合100美元),其原值是面值的20倍。我國現(xiàn)代金銀紀念幣的原值與面值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如2000年我國發(fā)行的1/10盎司(約合220元)"千年紀念"金幣面值為10元,原值是面值的22倍,差異水平與國際上大體相當。
在現(xiàn)代社會經濟背景下,金銀紀念幣既然是一種收藏品,就必然有不同于其原值和面值的發(fā)售價格。發(fā)售機構的初始發(fā)行價格是根據(jù)收藏幣的社會歷史價值、設計制作水平、發(fā)行量大小、包裝及社會需求等諸多因素制定的,與原值和鑄造成本之間的差即為發(fā)售機構的利潤。所以,金銀紀念幣一般是溢價發(fā)行(溢價額可稱為"升水")。對于目前國際上主要的1/10 盎司普制金幣來說,經銷商的升水一般在10%左右,如墨西哥自由金幣的升水為8%,南非福格林金幣的升水為9%,中國熊貓金幣的升水為10%,新加坡獅子金幣的升水為10%,曼島天使金幣的升水為15%。
由此可見,金銀幣原值、面值(即面額)及發(fā)售價格之間的差異,是歷史演變的結果,并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
三、我國金幣面額計劃調整的幅度
近20年來,我國人民幣匯率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由80年代初的1∶2擴大到目前的1∶8.3,客觀上造成了我國金幣的面額與實際價值差異較大的現(xiàn)象。社會上一些人士也表示對金幣面額、實際價值和發(fā)售價格之間的差異難于理解,并提出能否提高金幣的面額,盡量體現(xiàn)金幣的實際價值。
經過研究,在綜合考慮了匯率變化、金銀市場變化、國際慣例和法償風險等因素后,中國金幣總公司計劃從2001年開始對現(xiàn)行的金幣面額進行小幅調整,使其面額相對體現(xiàn)原值:仍以50美元作為1盎司金幣面額的基礎值以目前的1美元兌換8.3元人民幣的匯率折算取整金銀紀念幣面額,確定金幣面額的基礎值為每盎司400元人民幣,比如,5盎司金幣的面額為2000 元,1/2盎司金幣的面額為200元。另外需要說明的是,1/10、1和10盎司金幣的面額標定為50、500和 5000元,而不是按照每盎司400元的基礎值確定的40、400和4000元面額,主要是參考了社會收藏人士和有關專家意見,考慮社會公眾對數(shù)字"4"的特殊社會心理,對其按照匯率折算后的上限取整而得?傮w上說, 調整后的金幣面額是調整前的4倍。
四、對金幣面額不進行大幅調整的原因
調整后的金幣面額盡管相對體現(xiàn)了金幣的原值,但是并沒有按照有關人士提出的以黃金原值標示金幣面額或接近金價來操作,只是進行了小幅度的調整,這樣做的原因是:
1.由于金幣不用作流通手段,其面額只是具備象征意義,無須接近原值或與其原值等價。事實上,由于匯率和國際金價格每時每刻都在變動,處于相對時段和穩(wěn)定的金幣的面額無法追隨匯率、金價作相應更改。
2.從測算的結果看,按目前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調整的金幣原值與面額的比例,已從80年代初的16倍降到5.4倍,相對體現(xiàn)了黃金的原值。
3.金幣作為國家法定貨幣,面額的制定應該具備一定的連續(xù)性、穩(wěn)定性和嚴肅性,世界上主要金幣發(fā)行國也不是隨意變動面額的。
4.如果面額定的過高,一旦金價急劇走低,就可能存在法定償還的風險。同時,大幅調高面額,容易引發(fā)社會公眾的通脹預期。
5.如若按照實際價值標出面值,則幣面上數(shù)字位數(shù)過多,占用的空間較大,將會影響紀念幣的美觀和藝術性,降低了收藏價值。
五、對銀幣面額維持不變的原因
1.銀幣面額與銀的實際價值之比屬正常范圍。以1 盎司銀幣為例,其現(xiàn)行面額為10元,而1盎司銀目前價格為4.8美元,約合人民幣40元,面額與銀價之比約為1∶4,與調整后的金幣面額/金價1∶5.4的比例相比,仍處在合理范圍。
2.歸避法償風險。作為國家法定貨幣,銀幣客觀上也存在著法定償還的風險。若按照目前的匯率來調整銀幣面額,則每個規(guī)格的面額將提高4倍,如1盎司銀幣的面額將從10元提高到40元。目前某些1盎司銀幣的市場價約在70元左右,而隨著白銀市場的開放和白銀產量的增加,白銀價格的走低勢必會帶動銀幣市場價格的下行,1盎司銀幣價格有可能逼近甚至低于40元的面值,此時,中央銀行就會面臨法償風險。